2024 年某制造企业的MPV,在接送客户的路上发生侧翻,由于事发地点在高速公路上,车速较快,造成驾驶员重伤及车上3人不同程度的骨折。后续根据调查显示,该车辆仅投保了基础车险,最终该公司承担了近百万的医疗及事故相关赔偿费用。

这起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企业车辆管理中,风险保障的缺失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据统计,中国每年企业用车人伤事故超120万起,平均每起赔偿金额突破18万元。当老板们在纠结“要不要省下这笔保费”时,可能正在为企业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看懂两大“隐形护盾”:从基础保障到立体防护
①座位险
座位险(即车上人员责任险),是商业车险的一种附加险,它主要保障的是被保险车辆上的驾驶员和乘客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座位险的赔付与事故责任紧密相关,只有在本车因驾驶员的责任造成事故,导致车上人员遭受人身伤害时,才能获得赔偿。其赔付比例根据事故责任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如全责赔付 100%,主要责任赔付 70% 等。

座位险的保额通常在 1 万至 10 万元之间,同时保费也较为便宜,一年仅需要几十块钱。其赔偿范围包括被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车上人员遭受人身伤亡所产生的合理费用,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
②驾乘险
驾乘险(即驾乘人员意外伤害保险),严格意义上说,它属于意外险。主要为车上的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意外伤害保障,和座位险明显区别的是,无论事故责任方是谁,只要符合保险条款,车上人员都能获得赔偿,并且驾乘险既可以随车买,也可以随人买,非常灵活。

驾乘险的保障范围更为广泛,不仅包括交通事故,部分保险产品还可能涵盖自然灾害、非碰撞事故等多种意外情况。通常驾乘险的保额较高,普通的在20-40万之间,高端驾乘险的保额可达到百万,相应的保费也比较高,通常在几百元到一千元左右一年,从企业车辆购买的性价比上看,驾乘险显然比座位险更加有优势。
座位险和驾乘险对企业的帮助
规避法律责任风险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公司车辆的驾驶员或乘客受到伤害,企业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座位险和驾乘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企业的赔偿责任,避免因巨额赔偿而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如果公司车辆发生事故,导致员工受伤,座位险或驾乘险可以支付员工的医疗费用、误工费等,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
提升员工安全感和满意度
《民法典》第1191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需对工作人员执行职务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为公司车辆购买座位险和驾乘险,体现了企业对员工安全的重视和关怀,这能够提升员工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员工在驾乘公司车辆时,知道有保险保障,会更加放心地投入工作,减少因担心安全问题而产生的焦虑和不安。

维护企业形象和声誉
交通事故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如果企业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妥善地处理赔偿问题,展现出对员工和相关人员的负责态度,将有助于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和声誉。座位险和驾乘险的存在,为企业在面对事故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企业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企业车辆管理系统助力保险管理
保险信息集中管理
云上管车中的车务管理功能可以对所有车辆的保险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在系统中,企业可以轻松记录每辆车的座位险和驾乘险的保险期限、保额、保费等详细信息。这样,企业能够随时查看车辆的保险状态,确保保险的及时续保,避免因保险过期而导致的保障空白。

保险到期自动提醒
云上管车的车务管理还具备保险到期提醒功能。车辆管理员可以提前设置提醒时间,当车辆的保险即将到期时,自动向相关人员发送提醒通知,这有助于企业提前安排保险续保事宜,确保车辆在整个使用周期内始终处于保险保障之下,降低因保险中断而带来的风险。

保险数据分析
通过对车务管理功能中积累的保险数据进行分析,企业可以深入了解车辆保险的使用情况和风险状况。例如,分析不同车辆的出险频率、理赔金额等数据,企业可以评估各车辆的风险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保险策略,优化保险方案,提高保险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保险成本。

在商业的江湖中,车辆是企业腾飞的翅膀,是员工出行的保障,是业务拓展的桥梁。然而,车辆行驶中潜藏的风险,如同暗礁,随时可能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不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还可能引发巨额的经济赔偿,让企业陷入困境。
公司车辆购买座位险和驾乘险是企业在风险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决策,结合企业车辆管理系统的车务管理功能,可以更加高效、便捷地管理企业车辆保险,确保保险保障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